開放淡水
註冊
Advertisement

1945(民國三十四年)

․十月八日,國軍憲兵第四團,乘戎克船由淡水登陸。
․十一月,本鎮第一任鎮長杜麗水就任。
․十一月二十日,台北州接管委員會派林茂生接收淡水中學、淡水女中。
․十一月二十三日,派接管委員黃炎生接收淡水郡,派汪明燦代理淡水郡守,並調整郡內接庄長及學校校長。
․十二月一日,成立海關臺北總關淡水支關。
․十二月二十日,接管委員會主任連震東視察淡水。

1946(民國三十五年)

․一月十六日,變更地方制度,廢郡為區,廢庄、街為鄉鎮,淡水設淡水鎮公所,屬淡水區署管轄。
․一月二十二日派卓克淦為淡水區長。淡水區管轄淡水鎮,三芝庄、八里庄、石門庄。
․一月二十五日,淡水港燈臺修復竣工。
․二月四日,淡水鎮天花蔓延,施行緊急救治。
․二月十二日,臺北區淡水港憲兵緝私任務,奉令交海關辦理。
․修復淡水鎮至金山鄉公路。
․四月一日,本鎮第一屆鎮民代表選舉,由李好生等人當選。
․六月二十三日,淡水鎮發現鼠疫病例,施行緊急消毒。
․八月,成立臺北縣立淡水初級中學(即今淡水國中),杜麗水任首屆校長。
․十二月三日,淡水區忠烈祠舉行入祀儀式。

1947(民國三十六年)

․一月,淡水獸疫血清製造所延聘美籍專家巴登博士及血清製造專家劉榮標博士,製造各種血清及疫苗。
․一月,七星區原轄的士林、北投、汐止、南港四鎮,內湖一鄉歸淡水區管轄。
․二月二十三日,淡水缺糧,向糧食局請求協助。
․二月二十八日,發生二二八事件,淡水中學校長陳能通、兩位老師以及仕紳、學生等多人遇害。
․三月十八日,臺北、淡水間恢復通車,淡水漸趨安定。
․八月二十五日,吳潤章任淡水區長。
․十月十六日,成立淡水港務辦事處,開放為航行省際港埠。
․九月二十三日,臺北縣參議會第六次會議,淡水盧阿山被推為議長。
․十一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二日,開始普選國民大會代表,在淡水、板橋、基隆、宜蘭四處開票。

1948(民國三十七年)

․四月二十二日,第二屆鎮民代表選舉,李永和為主席。

․五月十四日,劉筱穀任淡水鎮長。

․成立淡水鎮衛生所。
․六月,李永熏繼任淡水鎮長。

1949(民國三十八年)

․淡水區北投、士林兩鎮,劃歸草山 (即今陽明山) 管理局。
․淡水開始選舉鎮長,杜家齊當選首任民選鎮長。
․七月一日,舉行鎮長就職典禮,變更組織,廢副鎮長,改設總幹事。
․八月十一日,淡水漁港測量作業開始進行。
․九月三日,淡水鎮抗日烈士雷燦南等五人入祀忠烈祠。

1950(民國三十九年)

․設立淡江英語專科學校(今淡江大學前身)。
․四月,王鶴標任淡水區長。
․五月二十九日,成立淡水鎮衛生局。
․九月六日,台北縣第一次區域調整委員會成立,淡水區撤銷,分淡水鎮、八里鄉、三芝鄉、石門鄉。
․十一月十一日,成立淡水區縣議員選舉事務所。
․十月二十二日,臺灣發生強烈地震。
․十二月十七日,本鎮白金泉當選臨時省議員。

1951(民國四十年)

․三月,鎮長杜家齊卸任,李本榮繼任。
․六月三日,淡水等七鄉鎮選舉鄉鎮長。
․七月一日,鎮長李本榮卸任,由王慶賢繼任。
․九月二十日,淡江英語專科學校獲准開辦。

1952(民國四十一年)

․八月一日,坪頂國小竹圍分校成立(即今竹圍國小);十五日蔡進賢接任坪頂國中校長。
․淡水耆宿籌組「淡水英專建校贊助委員會」,杜家齊擔任主任委員,為英專購永久校地。

1953(民國四十二年)

․二月一日,淡水中學校長楊經緯調金山中學,由董堡鏡繼任。
․第四屆鎮民代表選舉,共 35 名代表,李元貴為主席。
․五月十五日,淡水鎮村里行政區域,經臺灣省核准擴大調整。
․淡水避風港防波堤及碼頭工程完工。
․鄭永富當選第二屆鎮長。
․八月十六日,妮娜颱風以每秒六十五公尺侵襲臺灣北部,淡水等鄉鎮受災嚴重。
․八月十九日,臺北縣政府發放颱風災害救濟金,淡水等六鄉鎮,農作物遭受損失甚重,政府特准緩繳放領耕地首期地價款。
․十月一日,正式成立忠烈祠管理所。

1955(民國四十四年)

․四月十七日,第五屆鎮民代表選舉,選舉代表 38 人。
․六月一日鎮民代表就職,推選麥春福為主席。
․八月二十四日,艾瑞斯颱風來襲。
․十二月十日,淡水區漁港竣工。

1956(民國四十五年)

․鄭永富當選第三屆鎮長。
․七月,本鎮淡水第一信用合作社,指定為全省示範社。
․十月六日,淡江中學 (淡水中學) 與純德女中 (淡水女中) ,正式合併為淡江中學。
․十月二十日,淡水、大屯兩農田水利會成立。
․十一月十五日,淡水河疏散大橋開工。

1957(民國四十六年)

․臺北縣為改善交通,繁榮地方建設,開闢淡水至三芝,北庄公路(長十公里)等八條產業道路。
․興仁國小忠山分校成立(即今忠山國小)。

1958(民國四十七年)

․二月二十七日,本鎮第五屆鎮民代表大會主席麥春福當選臺北縣議員,卸主席職務,改由江逸仙繼任 。
․五月十一日,第六屆鎮民代表選舉;六月一日就職,推選林進義為主席。
․淡江英專改制為淡江文理學院

1959(民國四十八年)

․二月十四日,臺北基督教長老教會召開北部大會,為紀念在臺傳教百年,決議籌設大專學校。
․同日,中華民國臺閩地區戶口初步統計。
․五月,開沙崙第二海水浴場(即今沙崙海水浴場)。
․陳根旺當選第四屆鎮長。

1960(民國四十九年)

․二月二十九日,鎮民代表會奉准增設副主席一人,郭丙燈為副主席。
․八月一日,文化國小油車口分校成立(即今天生國小)。縣府派商玉賢為首任分校主任。

1961(民國五十年)

․第七屆鎮民代表選舉;陳新田、鄭耀宗為正、副主席。
․八月,坪頂國校竹圍分校奉准獨立,定名為竹圍國民學校,張金塗為首任校長。
․九月十二日,強烈颱風波密拉襲臺。

1962(民國五十一年)

․五月,沙崙海水浴場改由福利處接辦,作為招待國軍官兵戲水之用。

1963(民國五十二年)

․五月十八日,本鎮聞人許丙因病逝世。
․淡水建築信用合作社改名為淡水第一信用合作社,並成立儲蓄部。
․八月一日,屯山國民學校中和分校獨立為中泰國民學校,由戴玉振代理校長。同日,竹圍國民學校在福德里自強新村設立自強分校。

1964(民國五十三年)

․一月,盛恒樞代理鎮長。
․三月一日,鄭永富當選第五屆鎮長。
․五月十七日,第八屆鎮民代表選舉。六月一日就職。推選張栖村為主席,陳燈輝為副主席。
․八月一日,興仁國校忠山分校獨立為忠山國民學校。周坤榮為首任校長。

1965(民國五十四年)

․八月十五日,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成立,彭淑媛為首任校長。

1966(民國五十五年)

․新埔工專正式成立。
․華南銀行設淡水分行。

1968(民國五十七年)

․鄭永富當選第六屆鎮長。
․第九屆鎮民代表選舉,張栖村為主席,陳金鍊為副主席。
․省文獻委員會與淡水鎮公所召開淡水鎮鄉土史座談會,為鄉土歷史留下紀錄。
․八月一日,竹圍國校改稱竹圍國民小學。

1969(民國五十八年)

․淡水鎮戶政事務所成立。

1970民國五十九年

․馬偕醫院在竹圍增設分院,同時創辦高級護理學校於關渡。

1971(民國六十年)

․淡水國中設新埔分部(今「正德國中」賢孝校區)。

1972(民國六十一年)

․三月二十一日,中英斷交,紅毛城英國領事館關閉,移交澳大利亞駐華使館代管。

1973(民國六十二年)

․陳根旺當選為第七屆鎮長。
․十月六日,第十屆鎮民代表選舉;十一月一日就職。推選張栖村為主席,林碧為副主席。

1975(民國六十四年)

․四月,海光國劇訓練班,自左營遷至淡水。
․八月,淡水國中賢孝分部獨立為賢孝國中,楊中桂為首任校長。

1976(民國六十五年)

․六月十八日,本鎮鄧公里至淡江大學間開闢道路竣工,命名學府路。
․八月,經各界力爭,沙崙海水第二浴場,重新開放,稱「淡水風景遊樂區」,鎮公所以公共造產經營。

1977(民國六十六年)

․八月一日,海光國劇訓練班改制為海光戲劇實驗分校,李慶炎為首任校長。
․十月十四日與美國喬治亞州平原鎮締結為姐妹市。
․陳根旺當選第八屆鎮長。

1978(民國六十七年)

․八月一日,第十一屆鎮民代表就職,推選張栖村為主席,陳新田為副主席。
․十月,關渡大橋通車啟用。

1980(民國六十九年)

․淡江文理學院改制為淡江大學。
․收回紅毛城。

1982(民國七十一年)

․李文德當選第九屆鎮長。
․八月一日,第十二屆鎮民代表就職,推選林清鐓為主席,張乎為副主席。
․洲子灣海水浴場開幕。

1983(民國七十二年)

․竹圍國小自強分校改為自強分班。
․淡水紅毛城被指定為第一級古蹟。

1984(民國七十三年)

․紅毛城古蹟區開放參觀。
․十二月,滬尾文教促進會成立。

1985(民國七十四年)

․八月十九日,滬尾砲臺、牛津學堂被指定為第二級古蹟,淡水龍山寺、福佑宮和馬偕墓園為第三級古蹟。

1986(民國七十五年)

․李文德當選第十屆鎮長。
․第十三屆鎮民代表選舉,李永讚、蔡錦賢為正、副主席。

1988(民國七十七年)

․七月十六日,火車淡水線發出最後一班列車,此後北淡線火車停駛。

1990(民國七十九年)

․陳俊哲當選第十一屆鎮長。
․第十四屆鎮民代表選舉,並推選蔡錦賢、陳忠為正、副主席。
․三月,滬尾文史工作室成立。
․六月,淡水史田野工作室成立。
․七月,《滬尾街》創刊。
․十月二十四日,淡水鎮公所首次舉辦假日文化市集活動,吸引數萬人潮。

1992(民國八十一年)

․白樓被拆。

1993(民國八十二年)

․淡水鎮公所鎮刊《金色淡水》創刊發行。
․淡水鎮公園化公墓納骨塔啟用。
․淡水社區工作室成立。

1994(民國八十三年)

․陳俊哲當選第十二屆鎮長。
․第十五屆鎮民代表選舉,並推選蔡錦賢、莊根松為正、副主席。
․三月,全國文藝季「懷想老淡水」系列活動在淡水隆重登場。
․四月,淡海新市鎮第一期綜合示範區破土動工。
․淡水商工管理專科學校 改制為淡水工商管理學院。
․淡水鄉土研究會成立。

1995(民國八十四年)

․全民健保開辦。
․淡水戶政事務所全面換發住戶門牌。
․中正路馬偕雕像落成。
․四月,淡水文化基金會成立。

1996(民國八十五年)

․七月,盧慶忠代理鎮長

1997(民國八十六年)

․一月,《文化淡水》發行。
․三月,臺北捷運淡水線淡水站至中山站通車。
․十二月,為反對興建「淡水河北側沿河快速道路」,地方文化人士串連全國民間團體發起組成「搶救淡水河行動聯盟」。

1998(民國八十七年)

․郭哲道當選第十三屆鎮長。
․第十六屆鎮民代表選舉,並推選蔡錦賢為主席,莊根松為副主席。
․定「淡水外僑墓園」、「淡水禮拜堂 」、「滬尾偕醫館」、「滬尾湖南勇古墓」為縣級古蹟。
․淡水鎮公所設第二辦公處為兵役課、調解委員會及清潔隊辦公室。
․淡水開始實施資源回收工作。

1999(民國八十八年)

․三月,免費社區巴士正式通車。
․四月,淡水老街(中正路)拓寬工程開工。
․大屯溪護岸工程完工,為淡水自然護堤之始。
․淡水工商管理學院改制為真理大學。
․水碓活動中心開工。
․十二月,臺北縣河川生態保育協會成立。

2000(民國八十九年)

․一月,淡水出身著名文學家王昶雄逝世。
․一月,長庚活動中心啟用;桂竹圍文史研究室成立。
․一月,淡水鎮公所發行《淡水鎮街道圖》。
․二月,水上警察局改制為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巡防總局。
․三月,淡水鎮公所免費社區巴士新增四條路線通車。
․六月,臺北縣政府文化局增列「原英商喜嘉士洋行倉庫」、「淡水水上機場」、「淡水氣候觀測所」、「淡水海關碼頭」為縣定古蹟。
․六月三十日,淡水鎮長郭哲道率團前往馬偕博士家鄉加拿大安大略省牛津郡, 與之締結姐妹市。
․七月,滬尾砲臺公園啟用。
․九月,淡水老街(中正路)拓寬工程完工。
․九月二十五日,環保署召開環境影響說明書第三次初審會,決議「淡水河北側沿河快速道路計畫應不開發」,淡水河北側快速道路計畫至此全案擱置。
․十二月三十一日,淡水漁人碼頭啟用。
․滬尾文史協會成立。

2001(民國九十年)

․三月,姊妹市加拿大牛津郡執行長及代表團來訪。
․四月,中興里活動中心完工。
․六月,訂六月二日為淡水鎮馬偕日。
․八月,創設淡水社區大學。
․九月二十日, 水碓立體停車場開工典禮。
․十二月二十四日,中興里活動中心落成啟用。
․十二月,流浪動物之家搬離淡水。

2002(民國九十一年)

․三月,郭哲道連任第十四屆鎮長。
․三月,舉行馬偕博士來臺宣教130週年紀念活動。
․五月,財團法人仁濟安老所落成啟用;淡水九崁社區總體經營發展協會成立。
․六月,第一期淡水河岸景觀工程(淡水捷運後側到小漁港段)完工。
․八月,第十七屆鎮民代表、里長就職。
․十月,淡江大學和淡水鎮公所合辦「二○○二淡水藝術節」,並設「藝航滬尾」地標於淡水老街入口。

2003(民國九十二年)

․二月,淡水漁人碼頭跨港大橋完工開放。
․四月,設於淡水家畜試驗所的「國家動物傳染病檢驗實驗室」落成啟用。
․五月,前總統府國策顧問麥春福病逝。
․七月,淡水紅毛城管轄權由內政部移交臺北縣政府。
․十月七日,水碓活動中心落成啟用。
․十月,新埔工專升格為聖約翰技術學院。

2004(民國九十三年)

․七月二十九日,水碓停車場落成啟用。
․八月一日,賢孝國中併入正德國中,成為正德國中賢孝校區。
․八月十三日,三民停車場舉行開工動土典禮。

資料出處[]

戴寶村等編,《淡水鎮志》<淡水鎮大事年表>,2006,未刊稿

參考資料[]

盛清沂,《臺灣省臺北縣志》卷一大事記,1960。

張建隆,《尋找老淡水》,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

張炎憲主編,陳存良譯,《基隆、淡水郡彙編》,台北縣文化局,2001。

謝德錫《淡水大事紀》,滬尾文教促進會淡水歷史研究室,1988

白淳仁等編,《淡水鎮志》,淡水鎮公所,1989。

Advertisement